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关注 > 流浪地球2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

流浪地球2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

时间:2023-02-03 14:49:39 来源:腾讯网

《流浪地球2》上映10多天了,相信各位该看都看了。

片子整体好不好,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见解。但至少在一点上,大家应该能达成共识——论特效和制作这一块,该片属实牛逼。

这不仅仅是因为《流浪地球2》有太空电梯、空间站陨落、炸月球这样的大场面和视觉奇观,


(相关资料图)

还因为该片有着一种独特的“写实感”。

许多观众都觉得,与其说《流2》是一部科幻片,倒不如说它是一部有关“未来历史”的纪录片,看着特别的“真”,就好像在另一条时空线里,这一切真的发生过一样。

这种真实的质感是如何产生的呢?

答案无外乎三个字:

堆细节

这里可以先做一个对比。

在《流浪地球1》里,整个制作团队做出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1万件拍摄道具,置景展开面积为10万平方米。

到了第二部,规模扩大到了5300张概念设计、9.5万件拍摄道具,置景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

道具的增多和场景的扩大,就让《流2》的许多装备和场景,都不是纯粹用绿幕和CG做出来的,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比如影片开场,刘培强和师傅张鹏所开的那架垂直起降式魔改歼20,就是用一个1∶1还原的道具拍出来的。

制作该道具的钟剑伟团队,不但做出了机体的外壳,还打造了内部的整个驾驶舱,不论是屏幕和操控设备,还是起落架和专用轮胎,全都按照真实的飞机工艺制作。

同样,在拍摄加蓬基地被袭击那一段时,其中一辆被摧毁的装载车,也是徐工集团专门提供用于拍摄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辆车的强化玻璃质量太好,道具组折腾了好久,最终动用了叉车才把车窗砸碎。

徐工给《流浪地球2》投入了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

除此之外,大到整个临时指挥中心,小到刘培强向韩朵朵求婚用的戒指,远到空间站里的休眠仓和外骨骼,近到加蓬某处二楼人们聚餐时用的烧烤架……各种真实的置景与道具,不但震惊了银幕前的观众,也吓到了银幕里的演员。

沙溢在第一天进组时,完全没想到组里居然真搭出了一个UEG基地,而吴京在路演的时候也吐槽,说没想到那个无人机干扰枪有几十斤重,举那玩意就像在健身。

并且,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不论是机器人还是单兵装甲,用的还不全是一套制式,有的还能看出明显的战损。

而如果不说军械,你会发现刘培强用的手机,由移动提供7G网络信号,在他去看患病的妻子时,你能听到隔壁病房的咳嗽和呻吟声。

甚至,《流浪地球2》团队对这种真实细节的追求,已经到了一种疯狂的地步。

在电影的设定里,前期的故事发生地加蓬位于赤道位置,但电影的拍摄地却在山东青岛。为了保持太阳光的照射能够真实,拍摄组用吊车吊起了许多灯,搞了一个U型灯阵,以此来模拟真实经纬度的光源。

而上述这一切,便为《流2》提供了“量大到几乎要溢出的”可用视听素材,导演和剪辑使用起来,简直可以用“挥霍”来形容。

你可以回顾一下这部片子里,那些令人难忘的科幻桥段:

太空电梯在运作时的分级加速和“冰盾”护体,月球发动机点火时的打火石机械结构变化,门框机器人保护人类时的“变形金刚式护盾展开”......

这些桥段虽然炫酷,但在片子里最多也就展现个几秒,多一个镜头也不给。你还没来得及欣赏细节,注意力就被下一个奇观吸引走了。

并且,有很多质量非常高的素材,甚至都没好好被用上。

比如影片中段,有一个图恒宇被电击枪射出的两根针所击倒的镜头。

实际上,那把电击枪不但有自己的模型,而且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但为了影片整体的节奏感,最后它们全都被砍掉了。

还有剧中的航天员机动装置,其设计横跨一年,做出了好几个版本,最后却只在太空电梯的长镜头里,作为背景板短暂地闪现了两秒。

按照郭帆导演的话,《流浪地球2》所追求的,就是好莱坞《复仇者联盟4》那样,令人应接不暇的信息轰炸。

而细节的密度越大,我们作为观众的真实感自然就越强。

但同样,这种高饱和的视听体验,也无形中提高了观影的门槛——片子里许多优秀的设计,你可能要3刷,甚至5刷才能get到。

这就让许多人对《流2》的执着提出了疑问:如此程度的追求细节与还原,对于一部以盈利为主商业片而言,真的有必要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是什么支撑着《流浪地球2》的团队,完成了这样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自《流浪地球1》开始,“电影工业化”这个词,就被媒体和影人反复提及。

有些人觉得,所谓的电影工业化,就是在影片里展现大国重器 、工程机械,就是把特效拉满,创造尽可能多的视觉奇观。

但实际上,任何工业化的本质,其实都是“标准化和规范化”。

郭帆导演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及,早在2014年,他就被好莱坞大片《终结者》的制作流程所震撼:

“电影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可以量化拆分的,电影被拆分成一个个项目组,分门别类对接道具、摄影、特效等工种,高效地完成任务。”

而国内的电影拍摄,缺的恰恰就是这样一套规范化的,有迹可循的成熟模板。

用郭帆的话说,就是:

“......好莱坞现有800多个工业标准,每年以50个新标准的速度递增,而我们现行的关于创作和制作的标准几乎为零。”

这一点,在“流浪地球”系列的拍摄中非常明显:

在拍《流1》的时候,导演想拍一个镜头,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呈现,一个特效镜头足足改了249遍;

那时打开《流1》的特效镜头文件夹,所有的文件名都千奇百怪,根本就没法正常归档。

在《流1》大获成功后,有很多媒体说这部片子开启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大门,但只有拍摄组自己知道,这种工业化“都是拿‘人肉’填的”。

而到了拍《流2》时,规模更大了,问题也更多了。

郭帆导演发现,当拍电影的人员由几百人上升至几千人后,连中午如何安排吃饭都成了问题。

在拍的时候,他专门找了20个实习生,就负责记录片场出现的错误,结果到影片杀青时,那个记录的纸张摞在一起,居然有半米高。

但也就是在这种毫无先例可参考的前提下,《流浪地球》“被迫”开启了自己的电影工业化,甚至为这个行业制定了一些标准。

像在《流浪地球2》的工作名单里,你能发现一个叫科学顾问工作制片人的陌生岗位。

而该岗位的工作,就是在电影人和科学家之间建立桥梁,把艰深的科学信息转化成能被理解的视听语言,让影片里的一切都更加可信。

于是乎,这边,片方大半夜两三点给中科院的大佬打电话,问“两个科学家在电梯里都聊些啥”;那边,做力学的大佬以此编了一套关于太空电梯的考题,准备等影片上映后让他的学生们答答看。

在《流1》里,制造道具基本上都属于“平地抠饼”,根本就没有个头绪,有的道具甚至是靠木雕和拼贴做出来的。

但到了《流2》,像宇航服这样的装备就能够量产了,素材文件也有一套标准化的归档流程了。

并且,《流2》的制片人龚格尔表示,这部片子的许多工作人员,其实都是从《独行月球》团队里转过来的,有许多现成的生产链可以接着用,但在《流1》时,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所以,如果把《流浪地球2》那些追求真实的细节,看作是工厂里所生产出的一个个零件,那么电影工业化就是给这些零件的生产,设定一个统一标准,让它们能互相咬合运转,并被批量化地创造出来。

而更进一步,当这家名叫“流浪地球2”的“工厂”可以实现量产时,那么它的“生产经验”,也就可以推广到其他的“车间”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流2》拍摄期间,郭帆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成立了一个名叫“电影工业化实验室”的组织,其目的就是尝试建立一套中国电影自己的拍摄标准,用自己的经验,让后来的电影人“不再踩坑”。

从这个视角再来看《流浪地球2》,它不但是一个新高峰,更可能是一个新开始。

在中国的科幻电影史上,《流浪地球2》成了新的巨人,它不但站得笔直,还给后来者“留出了足够宽的肩膀”。

设计/视觉:壮壮

标签: 流浪地球2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