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焦点讯!电影《隐入尘烟》下架受关注 专家:电影真实还原部分农耕现状
板扎在线讯近日,电影《隐入尘烟》下架引发全网热议,此前一个月的时间里,该片突破一亿票房大关,并以深入人心的剧情赢得网友的认可。“电影的制作团队,尤其是导演本人不能再靠这个电影赚钱了。”中国影视高考联盟金牌讲师、云南圣蒙传媒创始人李庆超说。
【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从网络披露的数据上看,《隐入尘烟》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就像以前的《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
在李庆超看来,好的作品一定是有市场的,因为一部好的作品的出现,一定是有孕育它的土壤,这也说明电影关怀的是眼下还存在的农民的生存现状的问题,才会有那么多的共鸣,才会让更多的人去看。还有就是网络和短视频的二度创作,让大家在闲暇之余看到了更多的关于这个电影的相关信息,引导了更多的人走进影院。
李庆超介绍,影片中“穷浪漫”是一种黑色幽默的体现,这种黑色幽默又是对自我现状的一种解嘲和缓释,在网友们竞相模仿的同时,安全和适度是比较重要的,玩儿和炒作一样,都要有个度。
“电影中的各种农忙和很多的场景,都是现在我的家乡的人们和我的父母们每天都在循环往复的正常生活,这就是农民的正常生活,我觉得电影展现的不是苦难,是正常的日子。”李庆超说。
李庆超表示,现在电影下架了,网上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在说电影夸大了苦难,“其实我觉得现在只要有父母还在农村种地的或者还真正生活在农村的,都会觉得电影中的苦其实就是日常现象,有的农活干起来比电影更苦。”
这两年李庆超的父母在秋收的时候,正好赶上山东的连绵雨季,天天泡在田间的水里用手拔花生,因为地里水太多,没有办法用机械或者是其他的工具收割,只能“纯手工”制作。
“电影可能让大家觉得不现实的地方是现在都提倡机械化了,怎么还用毛驴、板车这样的农耕装备,我的老家几乎也都是电动三轮车和收割机了,但是我觉得有的地方因为地形或者环境问题还在用驴、板车也是有可能的。”李庆超并不认为是夸大了苦难,只是相对真实的还原了一部分农耕现状。
来源:板扎在线全媒体中心
编辑:李文莹;审核:李欣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