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电影在“消失”
翻篇了2021。
如果要给翻过去的这一页盖上一个章,你会用什么关键词?
电影,在回暖。
根据灯塔专业版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全年总票房达464.49亿。
仍未回到疫情爆发前的峰值,但比2020年的203.14亿,已经有了大幅的复苏。
票房有了新纪录。
12月27日,《长津湖》宣布将密钥延期至2022年1月16日。
这也是《长津湖》第三次密钥延期。
此前《长津湖》已经累计票房57.72亿人民币,位居中国影史第一位。与2021全球票房第一的《蜘蛛侠:英雄无归》仅相差2亿美元。(31日数据)
但数据不能只有笼统的整体,还要有更多表象下的细节。
比如公司的平均工资,总是代表不了你的实际工资。
2021年,国产电影创造出一个“史上最强春节档”。
票房再创新高。
可方差,也跟着创新高。
2019年春节档前四分别是:
《流浪地球》,46亿
《疯狂的外星人》,22亿
《飞驰人生》,17亿
《新喜剧之王》,6亿
而2021年:
《你好,李焕英》,54亿
《唐人街探案3》,45亿
《刺杀小说家》,10亿
《熊出没·狂野大陆》,5亿
看到了吗——第一第二名票房在增加,第三第四名票房却减少了。
意味着赢家更赢,输家更输。
头部效应、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的,不止春节档。
如果说春节档是一年电影票房的“头部”的话。
已知:
2021春节档票房高于2019年春节档;
2021年全年票房低于2019年春节档;
那么不难推出:
2021年除春节外的常规档期,电影票房更低,占比更小了。
抽象的数据,是否也呼应着你的感受——
除了几部大卖的头部大片,感觉一年到头没几部别的电影能给人深刻印象了……
如果说2020疫情袭来,我们和电影经历过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和“千呼万唤始出来”。
而想象中应该全面回归的2021,却总给人一种“终不似,少年游”。
比起板上钉钉地盘点去年上映过的电影。
Sir更想描绘的是某些不在场的存在。
电影仍有。
只是我们若有所失。
01
“消失”的观众
春节档票房的增加,一部分原因是在疫情管控旅行仍然受到诸多限制的情况下,就地观影成为了春节可供选择的头号娱乐方式。
非春节档票房的减少,可能才反映着——
日常性、影迷向的观影冲动在减少。
消失的观众,不仅发生在实际观影人次。
还在于看电影和讨论电影的时候,我们“观众”的身份在减弱,而“立场”的意识在增强。
先于电影的故事、表演、美学。
最先被讨论,并占据议题核心地位的往往是那些没有余地,不由分说的问题。
频频踩雷的,不是那些坚持我表达、“夹带私货”的作者电影。
而是通常以love&peace、和气生财著称的商业片。
2020年已见端倪。
迪士尼经典重制,因为疫情多次变更上映计划的《花木兰》。
与当年颇受欢迎的动画版不同,真人版隔三差五就招黑,先是妆容服化“丑拒”,福建土楼的出现被指“歪曲历史”,刘亦菲在北美首映礼的一句“作为一名亚裔,我非常骄傲”招来一片声讨,被指“数典忘祖”。
年底因为一句关于膝盖(knees)谐音梗的对白,出现头天上映被网友挂,来不及解释第二天便火速下档的电影。
2021的声讨没有短兵相接。
因为电影压根就没上映。
自从公布以来就陷入辱华质疑的《尚气》不用说了。
22月5日《永恒族》于美国上映,一个消息传回国内,又引爆了舆论——
片中设计了一段情节,一位负责向人类传授科学的神,在看到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后,心怀懊悔,为被炸死的民众痛哭流涕。
愤怒的不仅中国网友,《永恒族》在韩国也遭到抵制。
当然不是说没有问题。
而是你发现2021电影能够出圈,最热门的话题,都已经不再是关于电影本身。
大家更关心那些不需要看过电影,就能斩钉截铁、嗓门洪亮发出观点的问题。
你以为被影响的只有那些有问题的好莱坞电影吗?
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一部影片都在受到双重审查。
一,是在上映前。
再,是被无数双眼睛。
后者往往比前者更严苛,更不可捉摸。
比如,受到央视肯定的《雄狮少年》。
还没上映便因为剧照和预告片,被不少人锤成“眯眯眼辱华”。
并不考虑一部中国人自己制作,讲述传统文化和少年成长的动画,有什么动机辱华。
说实话,Sir在上映前看了这部片,当时只看到了制作的精良和剧情上的缺点,完全没意识到主角相貌有什么问题。
但你意料不到,不代表事情不会发生。
在一种氛围的裹挟下。
不管你原本怎么想,都下意识在心里有了自我审核。
看电影,首要问题不是好不好看,而是有没有问题。
“观赏者”的眼光,被“审核员”的眼光代替了。
大家一方面抱怨审核带来的限制。
但又不介意自己拿起更大号的剪刀和放大镜,敲打每一部电影。
大家一次次用站队,区隔出——
你|我。
传统与舶来。
主流与边缘。
男人和女人。
甚至女人中又继续区分出结婚的女人和不结婚的女人,结婚有孩子的女人和结婚没生孩子的女人……
因为结局“不正确”,《我的姐姐》被指“pua女性”。
因为姐姐没有把弟弟送去领养,没有签署断绝协议,没有放弃弟弟去北京追求梦想。
于是。
她违背了女权。
豆瓣最热门的一条差评写着:
叫您一声《姐道》不冤枉吧
值得玩味的是,《我的姐姐》和《雄狮少年》并不在背离和冒犯,相反都在主动贴近话题——
一个是越来越受年轻人热捧的传统文化,一个是网络上越来越鲜明的女性意识。
却触上了话题的暗礁。
某种程度上,倒有几分与《尚气》相似。
你说漫威对辱华有多大的兴趣?就算再大,Sir也不信能大过——
以中国题材讨好中国观众,然后大发其财。
主动的迎合,与适得其反的拂逆。
或许正是一点提醒:
任何话题。
在当今的网络话语下,都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更加紧张和分裂。
02
“消失”的电影
不可否认。
2021年的电影仍然在猛烈地扣动观众心门,而且都票房闪亮。
有恰逢其时的历史题材《长津湖》,歌颂母爱的《你好,李焕英》,表现家国情怀的《我和我的父辈》,正能量和抗疫信念的《中国医生》……
这些电影强烈的力量在于。
观众在接受电影之前,已经接受了它们的主题。
如果说过去,一部电影给观众的信心保证来自于大牌明星,知名导演,大投资、大制作。
那么现在,更容吸引观众的电影,首先要承诺它能——
完成一场集体情绪的共鸣。
大家的观影期待,逐渐从观察人性的幽微和个体的独特性,转向宏大主题和集体通性。
这些电影打开观众心门的方式是亮出正规证件:
请放行。
但我们是否也需要还有另一些电影,能进入私人情感通道——
是站在门前,一句言简意赅,却能听出是老熟人的:“我!”;
是知道你晚归,特意留了门,和冰箱里的饭菜;
是绕过正门,夜半来到你的窗边,弹起吉他……
而这样的电影,可能才是2021年最大的缺失。
很多电影要长成什么具体的样子。
只在急于完成对话题的速写和大众的心理画像。
共情,不是水到渠成。
成了开门见山的目的。
比如主打女性安全议题的《门锁》。
海报上力求共情地写着,”独居是她的选择,不是被伤害的理由“。
《你的婚礼》。
因为一句句青春疼痛文学的鸡汤段子,一度引发“一边流泪,一边打差评”的国产电影奇观。
电影无关“我”要讲什么故事。
它反复在推销:你是不是也这样当过舔狗,你是不是也这样被甩过,你难道不想为你的青春哭一下吗?
就连口碑大好的《你好,李焕英》。
的确是由一个再具体不过的人出发——
贾玲为了自己怀念的母亲。
打我有记忆起
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
所以我总忘记
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但我们最后记住的仍然不是个人。
你看完电影,还是不知道贾玲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只记住了全天下妈妈共同的样子——
伟大,慈爱,付出。
就和所有的优秀作文里写的一样。
是的。
情绪在共振。
话题在交锋。
唯独电影,好像在悄悄退场。
电影不会消失,但电影和观众之间的信任与连结,是否也一样呢?
Sir曾经写过去年的春节档——
电影不相信观众,观众也不相信电影。
导演饶晓志前作《无名之辈》,在2018年最冷门的档期11月创造过5亿的票房。
《人潮汹涌》,刘德华、肖央、万茜主演,口碑不俗。
晋升春节档玩家后,排片一度被压制在2.9%,走出春节档后才靠口碑拉升到票房7亿。
路阳《绣春刀》后,5年磨一剑的《刺杀小说家》。
制作当得上国产电影工业新标杆。
最终票房险过9亿。
这在春节档,是一个被挤落马下的数字。
去年的春节档是“史上最强春节档”,国产片越来越爱把爆款压在年关。
这样的结果,或许不是片方的一意孤行。
而是电影和观众互相博弈的结果,类似于一种丧失了信任的囚徒困境。
一方面。
电影不相信观众还会为了电影的魅力走进电影院,只相信他们假期里那些需要打发的时间。
当情绪共振成为国产电影唯一的财富密码,其余电影能依靠的可不只有一个“热闹”的档期。
另一方面。
观众也不相信一部有实力的电影会甘心不去热门档期,只相信网络的热度,“哪家人多上哪家”,哪怕不好看,紧跟热点获得新的谈资也不错。
电影的“消失”,是一个影迷观影期待逐渐落空的过程,如果说这种感觉难以名状的花。
那么一个更直观的标志——
电影明星的消失。
在去年火热的电影中,你记住了哪个灼热滚烫的角色,记住了哪个明星直击人心的面孔?
明星依然还在演戏。
但要么是合唱式的群像,要么在正确的轨道上打卡上班。
9月25日,陈坤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时,呼吁中国导演:
请给我们年纪大的男演员
多一点创作和演戏的机会吧
此言一出,立马被喷:中年女演员的机会更少,你的资源已经太好了。
但是。
如果我们跳出男女的范畴。
演员,在银幕上大放异彩的机会还有多少?
凭借网剧《无证之罪》和《隐秘的真相》爆火了的“电影咖”秦昊。
更早之前,2017年。
他就抱怨电影剧本烂得无法入眼。
周迅朋友圈底下留言,“现在哪有好电影啊?送我手里的剧本一个个写得那么傻,怎么演啊?”。
△ 来源:澎湃新闻
于是,2021年,陈坤光电视剧就有已播出的《和平之舟》《输赢》,以及未播的《风起陇西》三部。
秦昊有《猎狼者》。
周迅有《小敏家》。
你可以说拍剧是“下凡”,剧没有他们以前的电影更经典、深刻。
可是越来越对准空泛话题,追求最大公约数的电影,也不再需要演员通过在荧幕上放大的面孔,传递出复杂幽微的感情了。
电影明星的消失,代表的是“电影感”退位。
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髓,从电影里干涸了,而电影仍然剩下亢奋和虚胀的外形。
Sir说的当然不只是文艺片,还有商业片。
就不举反面例子了。
今年的爆款《扬名立万》,评分7.5,在冷门档期拿下7亿。
这的确是一部靠自身品质闯出来的黑马。
但如果我们和“上限”来比呢?
同样是密室“剧本杀”。
当年的《风声》,周迅和李冰冰影后级对决,黄晓明贡献了生涯高光,就连两分钟的戏都是由段奕宏这种级别的演员来完成。
《风声》当然也有“主题”。
但它的主题是后置的——在电影结尾,李冰冰才读出了旗袍上绣的电码,完成了这部电影主旋律对重口味类型片的暗度陈仓。
先行的,永远是故事,是观众的观影感受。
你没有在一个正确的主题下附和。
而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电影,进入到未知、深邃的迷宫中,完成一次出世又回到人世的历险。
每一个在银幕上闪耀过的角色已经离去。
但是又永远像一个认识的人,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2021已经过去,我们与电影里的人是否也貌合神离。
这永远是票房数字背后,每一个爱电影的人更深的关切。
因为我们仍然期待那样的一场相会,那样的神交。
相信电影不死,电影重生。
编辑助理:罐头盖的日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