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6亿美元拍半部《沙丘》,又一顶尖导演折戟?
看过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沙丘》后,有种期待落空的愤怒感。
时隔37年,难道他还不能从大卫·林奇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吗?
拍一部史诗性巨片,片长只需156分钟?
拍出《圣山》《圣血》《诗无尽头》等佳作的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导演,曾计划用10个小时片长,改编《沙丘》这部庞杂又难以处理的科幻小说。
可前期制作花掉了200万美元,依旧难以进展,随着项目的流产,这一计划也成了一场宏大的闹剧。
拍出1984版《沙丘》的大卫·林奇导演,曾出过5个小时的“工作拷贝版”,可最终却被要求把片长控制在2小时17分钟以内。
而这个版本,被他视作“耻辱”。
耗资巨大到什么程度,才能拍成《沙丘》?
不管是1970年代的1500万美元制作成本,1980年代的近5000万美元,还是2021年的1.65亿美元,几乎毫无例外,或是让投资方赔得血本无归,或是票房保底都很艰难。
截止到目前,2021年版《沙丘》的全球总票房2.21亿美元,其中在内地的累计票房不到1.6亿元,预估最终内地总票房也不会超过2.3亿,结果明眼可见。
2023年,《沙丘2》还会如约而至吗?
大卫·林奇的不成型狂想
电影制作人迪诺·德·劳伦蒂斯曾亲口承认:我们在剪辑室里毁了《沙丘》。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大卫·林奇因丧失“电影最终剪辑权”而导致的全面溃败,并非找补之词。
这也是制作1984年的190分钟版本时,大卫·林奇拒绝剪辑、拒绝署名的重要原因。
在这一加长版本中,大卫·林奇开了两个玩笑:一是导演署名为“艾伦·史密斯”,这源于好莱坞的一大不成文规定,导演、编剧、演员等不想署名时,就惯用此名;
二是编剧名字为犹大·布斯,“犹大”是出卖耶稣的犹大,“布斯”则取自刺杀林肯总统罪犯约翰·威尔克斯·布斯的名字。
导演的意图很明确,他在隐晦吐槽:制片方出卖和谋杀了本片。
筹拍《沙丘》之初,只买电影改编权就花费了200万美元,大卫·林奇拿到的制作预算就高达4000万美元。
1983年初,导演还专门在墨西哥片场安排了两个月的排练,派300个人提前清理了沙丘地区的垃圾,并尽量把沙子堆成一堆。
剧组规模更是空前强大,电影演职人员有1700人,4个摄制小组同时工作,8个摄影棚再加上整改过一次,也就等于一共用了16个摄影棚。
心理上,大卫·林奇导演拍得稀里糊涂;拍摄过程上,主要场景拍摄拍了6个月,模型、模型饰景和特效拍摄也足足耗时6个多月。
谁成想,如此的“鸿篇巨制”上映后却被骂作“年度最烂影片”。大卫·林奇听到负评后,毫不掩饰坏心情:这彻底摧毁了我的信心和快乐,《沙丘》简直等于把我齐膝斩断了,也许斩断的位置还高些。
像大卫·林奇这样的作者性导演,当然不可能不进行一些创意设计和尝试。
比如,他原本想把航空探测器做成胖嘟嘟蝗虫的样子。
比如,他曾计划在一名演员的脸上钻个洞,插根小管子进去,好完成从牙齿中喷烟的效果。
尤其是,曾在墨西哥城播放的只有画面的版本,被制片人大加赞赏:它有5小时长,每一分钟都无可取代——假如你能醒着看完的话。
可是那部所谓的“5小时史诗性巨作”没有几个人看过。
而一开始片方吹嘘的“一部拥有林奇式艺术想象的轰动性大制作”,却几乎没有让大卫·林奇认同的“个性”,“其中没有一样东西我坚持得够彻底,能称得上真正属于我的”。
“甜茶”式年老的灵魂
一个没有看过《沙丘》原著小说的观众,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版本的剧情:圣母玛利亚和“天选之子”耶稣的异域先知故事+金庸小说《天龙八部》“虚竹梦姑”的爱情故事。
母亲引导、培养儿子保罗·厄崔迪成长为“异域先知”、领袖,这对母子在厄崔迪家族遭到陷害、毁灭之后,将联合沙丘原住民——弗雷曼人上演“王子复仇记”,与狡猾、阴险的皇帝宣战,创建一个新世界。
蓝眼睛的弗雷曼姑娘契尼(赞达亚 饰演)就是“异域先知”保罗·厄崔迪(“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 饰演)预言梦境里的“梦姑”,两人未来可能要携手共进改变世界。
除此之外,香料是权力、财富和欲望的象征,沙虫是死亡、未知和主宰式的存在。
相比于1984年加长版本的“靠画外音来交代线索”,口气就像讲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
2021年,因得益于特效技术的进步和演员的选择,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版《沙丘》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美”。
它的美具体表现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年轻男女于广袤沙漠里追逐的、梦幻的、MV式的“预言梦境”;沙虫袭击、战机逃亡、两军对战时,恢弘无比的巨大规模和硬核科技器械;慢镜头、空镜头、大远景呈现的史诗般的镜头美和音乐美。
尤其能看出导演对“甜茶”的极度偏爱,给了极大篇幅呈现瘦弱但不弱小的蒂莫西·柴勒梅德的盛世美颜。
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夸赞甚至有些言过其实,他说:他有一种让人疯狂的魅力,蒂莫西·柴勒梅德是电影之神赐予的。他看上去比24岁年轻很多,又有着“年老的灵魂”。
不过,反复出现的赞达亚和“甜茶”的、冗长又升格的特写镜头,是个人不大喜欢的段落,大篇幅和推进故事发展的作用似乎不成正比,两人情感、梦境缔结的缘由还是个问号。
张震饰演的岳医生,他的叛变动机同样令人费解,显得草率。况且目的没达成,妻子没见到,他自己也被杀死了,还造成了整个厄崔迪家族的几近覆灭。
种种可见,这一版本是《沙丘》的前半部,只是搭起了故事的粗略框架,出现一些并不丰满的人物,给一些似是而非的定义。
像是香料、沙虫的奥秘,目前只给出冰山一角。
半部瑕疵,旧错再犯
细节是大卫·林奇导演个人风格化的亮点,恢弘梦幻的大场面则是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极具吸引力的部分。
当年大卫·林奇的《沙丘》,被逼删减场景,浓缩情节,借用对白,以让大家可能看不懂的地方明确化一些。而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讲的故事过于明确、直白了,少了原著小说里含蓄的诗意和留白的深邃。
当年大卫·林奇一开始其实签约的是《沙丘》三部曲,可因为第一部的惨败,第二部剧本写了一半,就直接被叫停了。
如今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版本的口碑虽然还不错,但票房成绩仍算不上优秀,续集之作到底能不能拍成,能不能拍好,还是要划一个问号。
总之,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沙丘》,虽然故事讲得不够完美,但视听氛围的营造还是值得大加赞赏,不少段落还是能引人入胜并沉浸其中,有史诗性的味道在。
你觉得电影《沙丘2》,能拍成史诗性巨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