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又被“逼捐”了?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长津湖
上映10天,票房超37亿!
上映之后,在网上引起了众多的不同意见。确实是“不李姐”。尤其是在网络上,出现了有家长投诉说《长津湖》中的战争场面过于血腥,怕自己的孩子晚上做噩梦。
没想到举报风波不久,
吴京竟被一些人盯上了!!
有网友发帖称,《长津湖》大卖,吴京应该将收益全部捐出来支援国家建设。
帖文称,吴京“做爱国生意”“吃爱国红利”。随后,网上甚至开始流传一份“倡议书”,称《长津湖》主演吴京及剧组应将全部票房收入捐给志愿者老兵。
其实,
被逼捐款,
对于吴京来说,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17年8月,吴京主演的《战狼2》大火。当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有人以票房大卖为由,要求吴京捐款。
后来媒体报道其实吴京早就偷偷捐了100万。
关于慈善,吴京曾在一段采访中表示,“首先我向师哥李连杰学习,第一时间我也有做一些行动。第二,我现在票房还没到手。他说,慈善我还会进行到底,我会用我的方式。我一向习惯于低调,尤其是慈善这种事情。误会总有澄清的时候,我也不愿意去自诩澄清。”
今年7月,吴京谢楠夫妇还向河南灾区捐款100万元。
多数网友认为
“逼捐”根本就是“道德绑架”
电影是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结合体。一方面,电影作为文艺作品,在为观众提供娱乐消遣的同时,也发挥着反映时代、宣传教育等功能,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电影生产早已工业化,从项目开发,到拍摄剪辑,再到宣传发行,涉及大量工种,都离不开预算、成本、利润这些现实的经济概念。电影的双重属性同时并存、不可分割。
就《长津湖》来说,取材于抗美援朝之战,反映的是志愿军舍生取义英勇无畏,传递的是爱国精神。但这与该片的商业属性并不矛盾。据出品方披露,该片投资规模达2亿美元,制作规模超7万群演和工作人员,拍摄历时200多天。这也在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推到新高度的背景下,创造了影片规模和制作上的先例。
至于捐款与否,不管论法论理论情,都属于个人自由。捐了,值得赞许;不捐,也不用说三道四。一些人热衷于逼捐,背后的逻辑是认为高收入群体应当更有社会责任感,而且做了什么都要广而告之。
《长津湖》的话题度很高,从中我们看到了涌动的爱国热情,也看到了一些跳梁小丑的表演。或是搅混水,或是无脑喷,可以说都是非蠢即坏。希望更多人能够擦亮双眼、保持理性,让“无脑”言论失去土壤,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END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给我【在看】
你也越好看!
Good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