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张艺谋是国内最成功的导演,也是中国最伟大的导演
张艺谋应该是国内最成功的导演,也是中国最伟大的导演。他开启中国电影两大时代(文艺片时代和大片时代),发掘出最优秀的几位女演员,指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即将指导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除了奥斯卡奖没有得过,其他电影节奖项几乎拿遍了。今年张导已70岁,依然对创作热情不减,敬佩!
客观来说,张艺谋经历过文革当过工人,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擅长运用镜头表达,绝对的色彩搭配大师。好多人诟病他不会讲故事,过度使用镜头及色彩,表达大而空洞。我觉得要求有点过高了,就像要求最好的学生不仅要单科满分,还得科科都满分。我比较赞同高晓松的观点,好的电影是具有能量密度的,不仅限于讲故事。
已经被尊为国师的张艺谋,暂时是国内电影导演逾越不了的高峰。第六代导演想超过张导不太现实,期待年轻导演里能出位天才大师。
张艺谋的创作生涯我觉得可以分三阶段。第一阶段,艺术电影探索阶段。1987年的《红高粱》是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石破天惊,中国电影终于走出国门被世界所认可,张艺谋和巩俐也开启了爱情之路。莫言说,这两人绝不仅有男女关系,还互相搀扶着走出一条艺术探索之路。《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三部力作,都是女性视角,三部中我最喜欢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1994年是个创作大年,昆汀的《低俗小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一批好电影扎堆诞生。《活着》应该算张艺谋艺术生涯的最高峰,当时的葛优还不是如今的葛大爷。比较遗憾这部电影没有过审(涉及敏感话题),没有机会在荧幕上和大家见面,之后张艺谋再选题材就比较敏感,《归来》也仅选择了《陆犯焉识》中的几十页去拍。在《摇啊摇》之后巩俐和张艺谋分道扬镳,张艺谋的艺术探索期也算是结束了。与巩俐合作的过程中,张艺谋几乎没有败笔,我绝对相信他俩是此生最爱,没有心灵的高度契合,拍不出这么多绝佳的作品。
第二阶段,二张的商业大片阶段。和巩俐分手后的张艺谋也拍了几部文艺片,《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也不错,但距之前的作品还是有差距。最有趣的尝试是《有话好好说》,黑色幽默不输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应该是被严重低估的电影。《英雄》拉开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大幕,气势磅礴、画面唯美、主题略有点空洞,也算是部佳作,起码当时我看傻了。以后的一堆电影《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场面宏大,色彩艳丽,确实故事有点讲不到位。中间也拍了几部文艺片,《山楂树之恋》和《千里走单骑》。《千里走单骑》是我这个阶段最喜欢的电影,高仓健与儿子的和解、与小男孩的感情刻画得很深刻却又点到为止,克制中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有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的《金陵十三钗》很平庸,噱头很大,为什么非要加神父与玉墨的感情线(败笔),质量及水准一般(我觉得主要受观念制约)。
第三阶段,晚年的自由发展期(暂时这么定义吧)。和张伟平分开后,张艺谋的创作更随心所欲了。《归来》情感真实到位,没有煽情的剧情,满屏的克制,但就是太简单了,如果能拉长故事条线肯定更好。为了能上映或是不敢再触碰敏感题材,张艺谋并没有把《陆犯焉识》改编到位。《长城》是张艺谋试图和国际接轨拍一部真正意义的合拍片,结果是一部美国英雄主义的垃圾大片,站在长城上打怪兽,唉……但这么高龄的人还在进行艺术探索,期待新作《一秒钟》能给我点惊喜吧。
老头一年到头不停地拍片,几乎不闲着。期待张导未来再拍几部佳作,能再和巩俐合作拍一部深刻的电影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