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网 > 关注 > 《悬崖之上》演技炸裂!都说张译影帝稳了,但还有一个演员能跟他抗衡

《悬崖之上》演技炸裂!都说张译影帝稳了,但还有一个演员能跟他抗衡

时间:2021-04-25 14:00:05 来源:互联网

从未想过看《悬崖之上》哭成个傻子。

好在没人发觉,因为我看的点映场,中段后几乎都是抽泣声。

就说结尾,整部电影最后那场牺牲。

刑场之上,空气几近凝固,周遭的声音尽然消失,只能听到雪地里压抑的呼吸。

等待被行刑的两人,一个站着,视死如归,一个跪着,抬不动腿,然后枪响,一个英雄逝去,于和伟饰演的周乙点烟的手,微微颤了一下,就那么一下,好像在观众心里,重重一击。

烈士游走于悬崖之上,却牺牲在黎明之前。

我真想吼一声出来,又硬是把声音跟眼泪一起憋回了喉咙。

大银幕上最后幸存的那个姑娘流泪看着远方说,“我们,能看到天亮吗?”

再看看身边,每个观众都激动地眼含泪水。哪怕影片结束,却没人起身离去。我知道这一次,观众是真的被老谋子打动。

这是张艺谋第一次拍谍战电影。点映开分,猫眼9.2,淘票票9.1,口碑炸裂。

比口碑更可贵的是,首次挑战谍战的他,不仅拿出了一部成熟、扎实、好看的商业类型大片,更拍出了他自己所说的,特别的谍战片。

为什么《悬崖之上》做到了?答案或许是两个字:真实。

整部电影,我仿佛不是坐在电影院,而是回到了那个先烈们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岁月,亲眼见证那群隐姓埋名的人,如何干出惊天动地的事。

老谋子,拍的不止是悬崖之上,更是信仰至上。

这样的谍战大片,太好哭了。

拍得真实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场叛徒出卖导致的自投罗网。

冰城哈尔滨,由四名我党特工组成的任务小队潜入执行代号“乌特拉”的秘密行动。但从他们潜入那一刻起,敌伪就已经布好陷阱,等着将其一网打尽。

这个开局就奠定了全片的基调:对于潜入的战士们,这是一场“必死”的行动。

然而悬崖之上,革命者并没有选择自己生死的权利。

张艺谋纯熟地运用快速剪辑和文武戏结合等手法,将一场雪城中的生死角力,拍得无比紧张又酣畅淋漓。

明线,是张译饰演的张宪臣等人如何冲破敌方的布控,从困境中脱身,完成任务;暗线,是潜伏在敌伪的卧底,如何在应对敌方查找卧底的同时,破坏敌方搜索行动,协助任务小组脱身。

对于卧底的战士来说,这是一场残忍的表演。

面对敌人的怀疑、试探,要演出坦然自若,只要一个破绽,就可能万劫不复,谈笑之间,生死一瞬。最难的,是要在面对朱亚文饰演的王楚良等战友的牺牲时,更要演出那份不动声色,皑皑白雪,生死相隔。

这场棋行险招的交锋中,主角们的求生与紧咬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紧张激烈,故事也将一次次推倒观众的预设,最终众人的命运结局,出人意表。

为了拍出这部电影,老谋子毅然决定坚持零下极寒条件下的实景拍摄,更1:1完整复刻3万平米的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重现中央大街、马迭尔宾馆、商务书馆、亚细亚电影院(现在还在)等地标建筑。

为什么要这么拍?

张艺谋要的,是创造出那群人真实身处过的环境,踏足过的土地,遭遇过的冰雪,最后,让无名碑上的名字变得活生生。

他们本来也该有自己的生活,有伴侣、有儿女,有牵挂,却主动投身于这个血肉模糊的角斗场,置身于这个生死一瞬的悬崖。

这群人,图什么呢?

演得动容

正如编剧全勇先所说,《悬崖之上》除了展现谍战时期敌我阵营的明暗交锋,更对人的复杂性、人在极端情况下的反应、绝境之中的遭遇等进行讨论与刻画。

而张艺谋说过,“《悬崖之上》严格意义上是出群像戏”。

标签: 悬崖 之上 演技 炸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