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史首位百亿导演?陈思诚到底配不配
主演作品累计票房达到100亿人民币的演员有很多了,怎料导演作品破百亿的导演,直到2021年的春节档,才诞生了第一位。
陈思诚,依靠着《唐人街探案3》迅速突破25亿票房,他超越了宁浩和徐峥,成为了这位首位百亿导演。
可能有人就搞不懂了,怎么偏偏是“后来居上”的他呢?
只拍过5部电影的他,到底配不配得上这个称号?
不得不说,陈思诚是有一定的才华,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很懂得如何将自己所取得的成功,进一步地放大。
2014年的电影处女作《北京爱情故事》,取得4.07亿佳绩;
这其实更多是借助前面剧版的成功,以及情人节档期的气氛加成,还有就是他和佟丽娅的婚姻。
尽管口碑不如人意,但是他把“北京爱情故事”的价值进一步地拉大。
无论如何,他个人总算是从电视圈闯进了大银幕。
第二部导演作品《唐人街探案》,陈思诚就真的是靠才华取胜,依靠着好口碑,一路拿下了8.23亿票房。
3年后他故技重施,拿出了续集电影,在粉丝基础和好档期的加持下,爆出了33.98亿的生涯最佳战绩。
这下子,一下就让同辈的导演们,甚至是一些前辈羡慕嫉妒恨。
“唐探”IP可要比“北爱”的可挖掘潜力大很多,陈思诚构建出“唐探宇宙”的设想,升做监制拍了部衍生网剧,令到观众对《唐人街探案3》的期待远超其他国产片。
3天时间,25亿。
三部《唐探》电影就已经帮助陈思诚拿到超67亿票房。
《唐探3》的口碑有点像是影版《北京爱情故事》那样先扬后抑,不过陈思诚已经在2015年《唐探》的成功基础之上,创造出了翻倍的成功。
首位百亿导演的称号,就是他其中一个战利品。
紧随陈思诚身后的宁浩和徐峥,他俩都得到了《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我和我的家乡》两部联合导演作品的助力,才获得了接近百亿的票房成绩。两部电影加起来有60亿之多。
除开这两部片子,宁浩自己的招牌是“疯狂系列”,不过真正对数据有帮助的是进入春节档的《疯狂的外星人》22.13亿,另外就是还有一部《心花怒放》的11.67亿。
徐峥主要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囧系列”,《港囧》16.11亿,《泰囧》12.71亿,可惜去年的《囧妈》退出了院线,不然首位百亿导演可能就是他的了。
创造出中国影史最吸金的电影系列,是陈思诚目前对中国电影的最大贡献。
但如果只是商业成功,他的百亿导演称号着实有点虚。
因为票房有着诸多因素影响,导演的实力未必就是和票房相匹配。
拍出目前高居影史票房冠军《战狼2》的吴京就说,票房高不意味着才华高。他表示近年的成功让他不得不去提高自己,否则迟早从高楼上摔下来。
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新导演可能碰巧出了一部爆款,票房就可以超越很多前辈。
比如文牧野拍出了《我不是药神》,他的票房比姜文还厉害,但并不代表着他真的就达到了姜文的级别。
这和做自媒体也有点类似。比如你突然来了一篇“10W+”爆款,账号粉丝暴涨,不过主要原因并不是你文笔好,而是蹭对了热度。那么之后你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章质量,以应对更多的粉丝,否则成功只会是昙花一现。
陈思诚的成功并非昙花一现,他身上是有着诸多争议,却不能否定他确实是一步一步,从无到有,从演员到导演,再到监制,才赢得“百亿导演”这个称号的。
他除了在市场上的成功,对演员的挖掘,也有着一定的贡献。
刘昊然基本就是他一手栽培的新锐演员,王宝强因为他的《唐探》系列焕发第二春,两人携手进入“150亿演员俱乐部”。
还有就是肖央。
《唐探2》惊艳表现,之后主演陈思诚监制的《误杀》,彻底撕掉了自己“网络歌手”的标签,成功转型成为职业演员。
首位百亿导演,陈思诚确实是靠着自己的能力拼来的。
也不能因为他其他的一些争议,硬说他不配。
但是呢。
百亿导演,乃至是百亿演员。
这些称号不必看太重。
票房只是其中一个参考指标,不说陈思诚的“百亿片单”中,夹杂着一部联合执导的《我和我的家乡》,就说通货膨胀,电影票价这些问题,百亿导演的含金量难免就会有许多“水分”。
有一个比票房更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时间。
时间自然会证明一个导演的价值。
陈思诚要证明自己,百亿导演对他的帮助并不是特别大。他还是得在往后的时间继续奋战,继续打造“唐探宇宙”之外,祭出更多原创佳作才是王道。